从Philips剃须刀想到的产品设计
5.1的时候,狠心刮了胡子,第一次啊,尼玛,怎么看都像太监,无奈长得又慢。然后在当当买了个剃须刀,到货了发现是装电池的(提前没看清楚),不过完美的流线体,还是挺不错的。当时因为胡子没有长出来,宿舍又没有电池,就扔在那里没在意。
过了大概5天,久违的胡子终于长出来了,所以买了电池(尼玛型号买错了一次)准备使用,我靠,不转,电池反过来倒过去都不转。宿舍的几个哥们捣鼓个遍,都不行,我想应该是装上次货了。宿舍的小胖说可能是南孚电池的劲太猛,他原来也遇到过,让我换种垃圾点的电池试试。第二天,中午想起了这事,和客服交流了下,客服说不可能,他们发货前都检查过,让我回去电池倒着装试试。说实在话我都试了,好吧回去再试试看,苟且认为是我2了。回去的时候,买了垃圾点的电池,回去都不行。这下他妈火大,真心不想换货这种麻烦的流程…
在我毫不抱希望把玩的时候,突然看到装电池的插槽的地步印的有+和—,并且两个竟然是相反的。调换了次序,果然,我被习惯性常识忽悠了…
我不知道Philips的设计师是基于什么设计的,当然有人可能说是我太2,但是我想说的是:我宿舍的人也没发现。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设计本身有问题。你可能认为是很显而易见的东西,但是对于用户可能就很难理解,大费周章,产生强烈的挫败感,甚至是恼怒。
Don’t Make Me Think
产品设计不应该让用户过多的思考,用户只是想用你的东西,他们只是希望拿来就用,任何其他的东西都是多余的。另外,产品的设计不应该违背用户的习惯,比如windows中 ctrl+c(复制)和 ctrl+v(粘贴),几乎任何地方都是一样的功能。试想某个软件将ctrl+c和ctrl+v的含义修改了,用户是啥感觉; 我们习惯按钮灰色代表不可用,如果你的产品是相反的意思,你就给用户带来了负担,疑惑和巨大的学习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