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耶鲁《聆听音乐》

课程类型:音乐

课程介绍:

本课程培养在对西方音乐理解基础上对音乐的感悟。它会介绍各种类型的音乐是如何搭配,并教导如何聆听各 种类型的音乐,从巴赫,莫扎特,格里高利咏叹调到蓝调

关于课程主讲人:

Craig Wright在1966年于the Eastman School获得钢琴乐和音乐史双学位,在1972年于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Craig Wright从1973年开始在耶鲁大学任教,目前是the Henry L. and Lucy G的音乐教授。

在耶鲁大学,Craig Wright的成就包括常年流行的入门课程“聆听音乐”和选择性研讨会“探索大自然的天才”。

每年夏天,他都会带领一些耶鲁大学的社团去法国,德 国和意大利采风。

他的六本著述包括:巴黎圣母院中的音乐 (1989)、西方文明中的音乐 (2005)、 聆听音乐 (5th edition, 2007)、聆听西方音乐(2007).

他目前的工作是在写作“莫扎特:探索大自然的天才”

在2004年Craig Wright被芝加哥大学授予人文学名誉博士学位。

课程结构:

本耶鲁大学课程每周在学校上两次课,每次50分钟,2008年秋季拍摄作为耶鲁之一。

课程安排:

第 1 课 导言 - Introduction

第 2 课 介绍乐器和音乐风格 - Introduction to Instruments and Musical Genres

第 3 课 节奏:音乐的基础 - Rhythm: Fundamentals

第 4 课 节奏:爵士 流行和古典 - Rhythm: Jazz, Pop and Classical

第 5 课 旋律:音符,音节,基本细节 - Melody: Notes, Scales, Nuts and Bolts

第 6 课 旋律:莫扎特和瓦格纳 - Melody: Mozart and Wagner

第 7 课 和声:和弦和如何创建主题 - Harmony: Chords and How to Build Them

第 8 课 贝斯风格:布鲁斯和摇滚 - Bass Patterns: Blues and Rock

第 9 课 奏鸣曲式:莫扎特和贝多芬 - Sonata-Allegro Form: Mozart and Beethoven

第 10 课 奏鸣曲式和主题以及主题变奏 - Sonata-Allegro and Theme and Variations

第 11 课 曲式:回旋曲式,奏鸣曲式,主题变奏曲 - Form: Rondo, Sonata-Allegro and Theme and Variations (cont.)

第 12 课 客席指挥:布鲁克青年交响乐团 - Guest Conductor: Saybrook Youth Orchestra

[第 13 课 赋格:巴赫,比才和伯恩斯坦 - Fugue: Bach, Bizet and Bernstein]

[第 14 课 C帕赫贝尔,艾尔顿•约翰音乐中的固定音型 - Ostinato Form in the Music of Purcell, Pachelbel, Elton John and Vitamin]

[第 15 课 本尼迪克特教团圣歌和的音乐西斯廷教堂 - Benedictine Chant and Music in the Sistine Chapel]

[第 16 课 波洛克音乐:巴赫的声乐作品 - Baroque Music: The Vocal Music of Johann Sebastian Bach]

[第 17 课 莫扎特和他的歌剧 - Mozart and His Operas]

[第 18 课 莫扎特和贝多芬的钢琴音乐 - Piano Music of Mozart and Beethoven]

[第 19 课 浪漫派歌剧:威尔第 的《茶花女》,波切利,帕瓦罗蒂和多明戈 - Romantic Opera: Verdi’s La Traviata, Bocelli, Pavarotti and Domingo]

[第 20 课 巨人的交响乐:贝多芬,柏辽兹,马勒,肖斯塔科维奇 - The Colossal Symphony: Beethoven, Berlioz, Mahler and Shostakovich]

[第 21 课 印象派音乐和异国情调:德彪西,拉威尔和莫奈 - Musical Impressionism and Exoticism: Debussy, Ravel and Monet]

[第 22 课 现代主义和马勒 - Modernism and Mahler]

[第 23 课 音乐风格的回顾 - Review of Musical Style]

笔记


第 1 课 导言 - Introduction

音乐作品中最重要的部分是曲式。 流行音乐中最普遍使用的曲式是主歌和副歌。 大调,小调(大和弦,小和弦)可以统称为三和弦。 音乐的两维:音高和时间(时值)。 定音鼓有时称作半球形铜鼓。 二拍子就是一二 一二 一二一,一个强节拍一个弱节拍,强弱强。 三拍子是强弱弱,强弱弱,在每个强拍中有两个弱拍。 转调是改变曲子的音高。

参考曲目:

  • 理查•施特劳斯的《查拉图斯特如是说》
  • 德彪西的《月光》
  •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终曲乐章欢乐颂》
  • 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命运》

第 2 课 介绍乐器和音乐风格 - Introduction to Instruments and Musical Genres

风格只是某种比种类或类别更花哨的说法。

风格:交响乐、钢琴协奏曲、交响诗、歌剧、清唱剧、奏鸣曲和芭蕾舞曲等。

两种旋律类型,动机和主题。

交响乐一般有四个乐章,乐章就是些各自独立的篇章。一个简短的开篇乐章;一个缓慢的,更为抒情的第二乐章;接着是个衍生自舞曲的第三乐章;加上第四乐章再次出现“快节奏”迅速而强势的总结。

钢琴协奏曲一般有三个乐章,这种风格中独奏乐器要和管弦乐队分庭抗礼,就会出现一种协作与让步。

交响诗是单乐章作品。

法国圆号是个铜管乐器,它通过震动空气柱来发出声音。基本空气柱有十二个,每个半英寸长。圆号能发出分音(指泛音列诸音)或泛音列。弦乐器或是其他别的乐器中都有,但在圆号上效果相当不同,这就是它能奏出不同音符的原因。

巴松管,木管乐器中声音最低沉的乐器。巴松管是个双簧乐器,它是种全能的乐器,它也能演奏出非常高的音符。它总是用来表现幽默,在管弦乐队中演奏比较低沉部分。

中提琴和小提琴很相似,关于中提琴的原理同样适用于小提琴。中提琴大约是十六英寸长(41厘米),小提琴大概有十二英寸长(31厘米),它们的构造大体相同。所有声音都是靠乐器上的弦产生的,琴弓在乐器上来回滑动发声。琴弓大多是用马尾的马鬃制成。弦现在是金属的,但在十六、十七到十八世纪,弦是用猫肠或羊肠线制作的。对于中提琴来说,它有着比小提琴更为深沉的音色。很多乐器都能演奏颤音,人类的嗓音也有这种颤音,但在弦乐器上会有所不同。你能改变它们的广度、速度和长度。

最低的声音发出最长的声波,而且持续的最久。低音或是低频音可以传播更远。(多普勒效应)

参考曲目:

  • 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命运》
  • 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
  • 穆索尔斯基的《Polish Ox-cart》
  • 理查•施特劳斯的《死与净化》

第 3 课 节奏:音乐的基础 - Rhythm: Fundamentals

音乐记谱法是西方所特有的。音乐记谱法有两大优势。第一,音乐记谱法让作曲家更精确地表达他所想表达的东西,这种作曲方式可以记录下音乐的细节。它让作曲家的地位更加突出。其次,记谱法还有另一个好处。记谱法让我们能得以保护艺术成果。我们相当于把这件作品干燥冷藏起来并能够还原作品,比较精确地吻合作曲家的原意,演奏者往往不那么重要,就像建筑师和木匠的关系。

切分音它提前跳入,切分节奏、提前介入并在非常短的时间里打破拍子的平衡。

区分拍子最好的方法就是,跟着音乐动起来,跟着音乐摇摆或者打拍子。现在的乐师常常很拘束,那些古典乐乐师相对其他普通人更拘束。发展出来这样的传统,采取指挥手势。而二拍子的音乐我们只需下上下上,三拍子的时候我们就是下平上。 摇滚乐都是四拍子,不是二拍子是四拍子,我们称为四四拍。

参考曲目:

  • 莫扎特的《第四十号交响曲》(g小调交响曲)
  • 莫里斯•拉威尔的《波莱罗舞曲》

第 4 课 节奏:爵士 流行和古典 - Rhythm: Jazz, Pop and Classical

三十二个分音,或者叫泛音。每个分音的强度,我们称之为振幅。每个分音的振幅会随着不同乐器的声学性质不同。 每一个峰值代表一个分音,这些分音不是直线减弱的,其中一些会不时弹起来,冲击力更强,音量更大。 当我们听到某个声音的时候,其实听到的是很多声音的混合物,混合声音中的这些分音只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它们决定了自身特定的音色。

切分音就是插入的一个冲动,出现在一个我们意料之外的位置。一般来说韵律的冲动出现在节拍上。在切分音里,冲动会突然打断节拍,让音乐听起来突兀、奔放。

主旋律颠倒过来并和在一起这就是所谓音乐转位(倒影模仿),巴赫很喜欢这个,他喜欢和音乐玩这种脑力游戏。

音乐中的织体是曲调线的分布。有三种基本织体:单线织体、主音织体和复音织体。不同的音高,事实上三个不同的音高,相对于一个音高。一个音高、三个音高或四个音高,以不同方式运动,像有独立节奏的和弦,这就是单音、主音和复音织体的区别。

有两种复音织体,第一种叫模仿式复音织体,因为有个乐句一遍又一遍地重现。另外一种叫自由对位,在乐曲里独立的声线同时进行,但是没有彼此模仿。

音乐也是一种语言,由句法构成。而句法,就是乐句组合以及这些乐句的组合顺序。

弥撒曲是一种音乐载体。当然它是一种宗教仪式,但和交响曲或协奏曲一样也是音乐载体。

参考曲目:

  • 拉威尔的《波莱罗舞曲》
  • 斯考特•乔普林的《艺人》
  • 英国国歌及英联邦的皇室颂歌《我的祖国》(贝多芬给 它起名《天佑吾王》)
  • 穆索尔斯基的《基辅的城门》《图画展览会》
  • 莫扎特的《安魂曲》

第 5 课 旋律:音符,音节,基本细节 - Melody: Notes, Scales, Nuts and Bolts

旋律位于织体的高音域,因为在高的音域更容易被听到。低声波要过更长的时间才消失,频率越高消失就越快。而那些短的声波消失的更快,因此我们才听到旋律,才会在高音域听的更为清晰。从而都倾向让低音提琴演奏长的低音符,就是因为那些声音消失得缓慢。而让旋律在更快的音符上因为那些音符消失得快些,因而我们才会听清并感受到旋律。

重复八度,高音弦的震动频率正好是低音弦的两倍。

大调:愉快,开朗,乐观。小调:忧郁低沉。没有任何的声学法则是它的成因。16世纪开始每当人们书写快乐,愉悦的歌词时,他们就设定一个调式火调性,即大调。每当人们书写忧伤的歌词时,他们就定为小调。因此我们也逐渐习以为常。大小调是文化差异,而非声学法则。(以色列的国歌就是一种很欢快的小调,犹太音乐很多也是小调。)

级进旋律是指在整个音阶的相邻音符上跑动的旋律。(级进旋律代表《欢乐颂》)

音乐具有语法,这些乐句必须以特有方式排列才有意义。所有乐曲,无论古典或流行,无论用什么方法都终止在主音上。

参考曲目:

  • 阿炳《二泉映月》

第 6 课 旋律:莫扎特和瓦格纳 - Melody: Mozart and Wagner

前置句和后置句的乐句结构,代表作《玛卡丽娜》。

歌剧《贾尼斯基基》(作者:吉亚卡摩•普契尼),歌剧中最著名的片段为女高音的咏叹调“我亲爱的爸爸 ”(O mio babbino caro),在电影中与其他作品曾多次出现。(游戏《侠盗车手》背景音乐)

回到预期的主音称之为正格终止。假终止是指在旋律中保持了相同的主音,但改变了隐藏在下面的和弦。

旋律模进只是在音阶的高几度或低几度的位置来重复模仿那个音乐动机。上行代表紧张,下行代表放松。

阿门终止(变格终止)是在乐句终止的地方由下属到主进行,仿佛给我们带来了上天的祝福。

参考曲目:

  • 瓦格纳 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
  • 莫扎特 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的咏叹调《你可知道什么是爱情》

第 7 课 和声:和弦和如何创建主题 - Harmony: Chords and How to Build Them

区分西方古典音乐和西方流行音乐。

  1. 是否使用音乐记谱法,流行很少使用,古典则比较多。
  2. 是和声。和声是多个高音的叠加。

和弦是两个或更多音高同时发音,这是和弦最基本的定义。一个和弦可能是协和和弦,也可能是不协和和弦。最基本的协和和弦是三和弦,它就像积木,是所有和声的基本构成,无论是在流行音乐还是古典音乐。三和弦是由三个音高组成。

琶音,把三和弦中的音符拿出来连续地演奏。 阿贝低音,一种很好的和声方式。 布基伍基低音,以八度音的方式滚动演奏。 奥卡姆剃刀原则,只要有更简单的解决方案,那就采用它。

当改变调性(大调转小调或小调转大调)时,称为变调。

参考曲目:

  • 牛仔歌《拉雷多的街头》
  • 巴赫《平均律键盘曲集》卷一
  • 李斯特《悲惨的贡多拉》
  • 贝多芬《月光奏鸣曲》
  • U2《爱情是盲目的》

第 8 课 贝斯风格:布鲁斯和摇滚 - Bass Patterns: Blues and Rock

三个音中最低的那个音符就是这个三和弦的根音。 I级和弦由音阶中的第一级音构成 IV级和弦由音阶中的第四级音构成 V级和弦由音阶中的第五级音构成 VI级和弦由音阶中的第六级音构成

变换和弦是因为旋律改变了,而音符与和声之间并非每个都协调。为什么有些音符是协和的,而另外一些是不协和的?原因在于音高的比率,弦的大小或管的长度等。但一般来说,紧挨着的两个音高,非常接近的两个音高是不协和的,如果比率很不合理,这些不合理的比例是非常不协和的。

和弦进行,是听上去很美妙的一连串的和弦,即组合起来很合理。像是以有目的的方式以前行军,并合理的组合起来。它们听上去要求什么地方,而且在音乐中好像有种牵引力,另一些和弦要与其他和弦组合起来。

如果原位空缺,那我们就要把三和弦的其他音符放在低端,于是得到转位和弦。

和声变换分为不规则变换和规则变换。规则变换以上是每个和弦持续的时间是相同的,每个和弦都持续相同的时长。如果有一个和弦持续了两倍或一半的时间,那么就是不规则和声变换。

流行音乐通常有很多重复的地方,我们称之为对称。通常流行乐的旋律线较少,因此可以关注主要的旋律线,即最基本的低音线。所有从这个角度来看流行乐相对来说比较简明,流行音乐尤其是摇滚乐中,大部分的和弦都是原位和弦,因此它们更容易被辨认。

流行乐通常都是三和弦,而在古典乐中在三和弦的基础上可以加上七度音。和弦中音符越多,就越不协和,因此古典乐的和弦通常更复杂。

大多数的古典音乐是没有歌词的,所有它和流行音乐完全不同。因为它要求你用完全不同的方式来传递信息。比如你传递信息的方式是放慢和声进行,使听众感觉放松。在流行乐上歌词就能表达主要的意思,而古典音乐中往往包含很多潜意识的符号,需要我们去体会。

在古典音乐中会出现起伏跌宕的情绪变换。通常一首流行音乐只有一种气质,一首乐曲对应一种感觉和情绪,并且曲子会比较短。

大部分古典音乐都有乐谱,实际上大部分的流行乐都没有乐谱,虽然人们也在事后尝试记录乐谱。例如你可以去购买甲壳虫乐队的乐谱,但他们最初构思时并没有写下乐谱,后来的人们才尝试听写下乐谱。

流行音乐的结构比较容易预测。通常是主歌、过门和副歌的模式。而对古典音乐你就无法预测这是什么乐章了,不像流行音乐那么容易。总而言之古典音乐更具有多样性,它拥有更多变化更复杂。它甚至能提供更多的从个人的角度理解音乐的机会。因为听众不受歌词的限制,没有一段特定的歌词来告诉我们音乐的含义。

参考曲目:

  • 理查德•瓦格纳《莱茵黄金》
  • 莫扎特《G小调交响曲》《降B大调第五交响曲》
  • 贝多芬第六交响曲《田园交响曲》
  • 吉恩•钱德勒《厄尔公爵》

第 9 课 奏鸣曲式:莫扎特和贝多芬 - Sonata-Allegro Form: Mozart and Beethoven

流行歌曲的曲式那就是主歌和副歌的结构(或主句和叠句)。很多流行音乐的典型模式:首先是以半截副歌开始,然后是主歌,副歌,主歌,副歌,接下来是称之为连接段的部分,在其中达到了情绪的高潮,最后部分是短相当有感染力的副歌带回到歌的主题,接着音乐逐渐淡出,结束。

音乐体裁和曲式,音乐体裁就是音乐类型。一种特定的了些于是着特定的表现力,特定的乐章长度,甚至演出服饰以及观众或者听众的行为模式(比如摇滚和古典)。每一种体裁的音乐都是由很多乐章组成,每一个乐章都是以特定的曲式来表现的。比如交响乐由四个乐章组成,快乐章,慢乐章接着是小步舞曲或谐谑曲(诙谐曲),最后的终曲也是快乐章,其中每一个乐章可能是不同曲式中的一种。

曲式的六个模板:三段式,奏鸣曲快板式(奏鸣曲式),变奏曲式,回旋曲式,赋格以及固定低音。

奏鸣曲式的形式是: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

参考曲目:

  • 贝多芬《致爱丽丝》
  • 莫扎特《弦乐小夜曲》

第 10 课 奏鸣曲式和主题以及主题变奏 - Sonata-Allegro and Theme and Variations

在主歌副歌结构中,实际上是将同样的素材,即同样的音乐素材不断的重复。在副歌中我们还将歌词不断地重复,而主歌中我们只是重复音乐,歌词则每次都有变化,每段都有新的文字内容。

奏鸣曲式是最复杂的曲式。

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被称为装饰性音乐。在每一个时刻它都在进行着一些段落,主要有四种段落。首先是表现主题,我们称之为主题性段落 。其次是从A点到B点,这就是连接性段落 的音乐。另外在奏鸣曲式的乐章中间会出现一些经过句,就是专门的展开性段落 ,将音乐素材做各种变化。最后是终止性段落 ,这里作曲家使用一些具有简单和声走向的强力元素,从心理上减慢乐曲的速度。

主题与变奏,它们通常用一些简单的主题,特别是爱国主要主题。越简单的主题,越适合作为一系列变奏的基础,因为作曲家有更大发挥的空间。

参考曲目:

  • 贝多芬《天佑吾王》
  • 莫扎特《小星星变奏曲》
  • 科莱里《福利亚》

第 11 课 曲式:回旋曲式,奏鸣曲式,主题变奏曲 - Form: Rondo, Sonata-Allegro and Theme and Variations (cont.)

勃拉姆斯是3B之一,另外两位是巴赫和贝多芬。

指挥用自己的风格来阐释曲子,因为不同的指挥对速度有不同的理解。

希腊奥拉节奏的意思是从其中一个模式突然转变到另一种,比如两单元的三拍子变成三单元的二拍子。

如果听到一段曲子,然后碰到其它内容,然后又听到同样的曲子,又是同样的曲子,又是其它内容,如此循环不断的再现主题,这很可能就是回旋曲式。(ABACABA)

参考曲目:

  • 维瓦尔第《春天协奏曲》

第 12 课 客席指挥:布鲁克青年交响乐团 - Guest Conductor: Saybrook Youth Orchestra

当你去聆听了一场音乐会并对这场音乐会做出评价。无论你是在心中完成评价,还是把你的想法写出来。你都要做到以下几点:

本质上我们只需要评价他们的演绎。表演得有多好?演奏者的表现如何?而不是去探讨作曲者是谁,不是探讨作品是在什么时候创作的,也不是关于作品的历史背景,甚至也不是关于作品的意义。

同时,切记也不要讨论作品的曲式。曲式就是一种线索,我们可以清楚地追踪作品进行到哪里,但在评论中我们也不会这样写:“管弦乐队开始演奏了,现在是主部主题,接下来是一个完美的连接段,继续进行到副部主题,我非常喜欢后面的结束主题,因为它有好多和声的撞击。”曲式可以作为鉴赏音乐的线索,但我们不希望被它牵着鼻子走。

具有绝对音感的人大概只占万分之一,他们能瞬间辨认出音高。

参考曲目:

  • 贝多芬《田园交响曲》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