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日本漫画为什么有趣

日本漫画为什么有趣

ISBN:9787513304672

作者: [日] 夏目房之介

译者:潘郁红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3

评价:☆☆☆☆

作者夏目房之介,号称日本漫画评论界第一人,其祖父是日本著名的文豪夏目漱石。不过作者在序和前言中倒是很谦虚,看来是出版社为了销量而为之。作者通篇强调的是漫画为什么“有趣”,试图将有趣的漫画的特点提取出来,全书看来获得的成果还是相当多的。

日本漫画的成果一方面在于出版社和漫画家是合作的关系,不像美漫或者港漫那样,即漫画家隶属于出版社,连作品的版权也是属于出版社的。在这一点上,对于日本的漫画家是无法想象的。另一方面,日本相对于美国、香港等地方来说,创作的环境更为宽松。以上两个方面的根本原因是日本的漫画家能够更自由的创作漫画,从而个性不同的漫画家们创造出来各种各样的漫画。而美漫和港漫类型的单一,也可以作为一个佐证。

对于日本漫画发展并能够壮大的原因,作者也给出的充分的解释。一个是价低量大,另一个是相对于电影、戏剧之类,漫画的入门门槛相当低。漫画拥有单人会绘画就能完成的人工成本优势,也有不需要大量资本投入的经济优势。我是觉得写作也是拥有这些优势的,而最近几年火爆的轻小说是将写作和绘画的一种结合体,它也是拥有这些优势的。

日本漫画的繁荣在于它的市场中,有一半是成人所贡献的。在日本战后一代看着漫画长大后,日本的漫画也跟着长大了,它不再局限于幼稚读物或者小儿科的东西。作者是这么说的(P4):“在欧美,成年人看电影谁也不好诧异。同样在日本,成年人看漫画也不会让人不解,仅此而已。电影里既有低劣或粗制滥造的作品,也有优秀作品,日本漫画也一样。这样想来,问题其实很简单,但是文化不同,就会难以理解。恐怕很多欧美人都想象不出,漫画杂志中竟然有令上班族感同身受的成功故事、悲欢离合。”

漫画有如此大的转变和提升,首推漫画之神-手冢治虫。书中提到(P11):“手冢治虫的问题意识其实不是儿童的,也不是面向成人的讽刺漫画的,不妨说是介于成人和儿童之间的青春期问题意识。”正是手冢治虫打开了日本漫画升级的通道,从此漫画不在是简单的儿童读物,面向青少年和成人的作品不断出现。至今看来,日本漫画,乃至于整个日本ACG其主要面对的已经是青少年了,反而面对儿童的变得小众了。

(P22)欧美的严肃漫画,因为不太对同一个人物的脸做过度夸张,在看惯日本漫画的我们眼里,无论如何都显得单调。

(P75-P78)漫画表现是约定的集合体,那些水珠、振动和光线看起来像心理化的表情,是因为它们全部是漫画中约定的符号。漫画中很多绘画表现受益于这些独立符号,即形喻的帮助。

上述两条也可作为美漫和港漫相对于日漫的区别,日漫中大量使用这些来表达人物的心理活动,另外大规模使用的还包括拟声词,而美漫或者港漫中却极少出现这些。

在后面的部分,作者夏目房之介对漫画的分镜有大篇幅的描述和分析,特别是对于少女漫画,更是写成单独是一章。(P128)“重要的是,漫画拥有将绘画、文字等内容放进分格这一形式里去的表现结构。这是现在我们称之为漫画的表现形式的最基本原理。只不过漫画即使没有文字也能成立,但如何没有绘画或各种的任何一项就无法成立。从这个意义上说,漫画所需最低限度的要素是图画和格子。”当然这也不一定,有些漫画中并没有使用格子,甚至没有图画,只剩下文字,而且表现形式非常好(猎人)。不过,这些只能是特例,这个最低限度的要求在大部分情况下是的确存在的。作者在这之后也提到一个没有使用格子的例子。

(P146)漫画分格赋予绘画的作用,即分节绘画所起的作用中,现在来讲有一下三点:

  1. 赋予阅读顺序的分节时间的功能。
  2. 引导读者心理的压缩和开放的功能。
  3. 限定绘画的边框,从背后支持绘画意义的空间表象的功能。

(P158)

  1. 赋予阅读顺序的时间分节功能被尽可能地解除,画面呈现时间几乎不在的漂浮感。
  2. 引导读者心理的压缩及开放功能也同样被解除,让人感到舒展的开放感。
  3. 支持绘画的空间表象方向,空白格子,间白在页面整体构成中起到纯粹表象的作用。

这些都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少女漫画开发,并部分应用到其他漫画领域里的独特的分格法。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