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冯玉祥自述

冯玉祥自述

ISBN:9787539949871

作者:冯玉祥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3

评价:☆☆☆☆

在那样一个动乱的时代里,不消说,死者的死和生者的生,一样都是无关紧要。

如果不去实际体验农民生活的艰苦,是难以想象的。劳动者的苦楚,只有劳动者自身才能够知道。这些经历深切影响了冯玉祥日后的性格。这种生活环境,也影响了他的思想和习惯,也间接使冯玉祥倾向革命。

因为补兵时管带苗大人随手写的“冯玉祥”,以后就沿用下来,这就是冯玉祥名字的由来。

在兵营中,最难得的是好长官好头目,若是能遇着学术两科兼优的热心长官,那就是士兵们最大的幸福。其实在任何地方,我们都是需要有一个好领导或者前辈来指引。

义和团初起时是在山东的曹州东昌一带,他们的口号是“扶清灭洋”。在这样的号召之下,各地民众风起云涌的附和参加,到处焚烧教堂,仇杀外人,毁电线,拆铁路。这种极端排外主义的表现,充分说明民众对于帝国主义是积怨已久,他们一直只是缺少一个导火索。

《辛丑条约》中有不准中国在天津驻兵的条文,这个条文且不说如何的耻辱,袁世凯居然不知道这个。虽然弱国无外交,但是签订的条约清朝的官员至少也要了解清楚吧。

不论是什么时代,墙头草都是最多的。世上的事不是坏在坏人手里,而是坏在那种不好不坏可好可坏的人手里,在他们这种人心目中是无所谓是非,也不知道什么国家人民,所看见的只是个人的利益。乱子,都是这种人闹出来的。

本是国内军事实力最强,被《时代》杂志誉为中国最强者和最有希望统一中国的人,从而成为第一个登上《时代》杂志的中国人。在书中吴佩孚活脱脱一个食古不化的晚清秀才,对日本,对空军,对旱灾的见解和应对实在令人失望。这些问题可能是导致吴佩孚后来失败的原因,当然也有可能是冯玉祥对其有偏见和误解,毕竟冯玉祥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临阵倒戈,从而吴佩孚开始走下坡路。

对于冯玉祥驱逐溥仪一事我是很赞同的,中国既然已经是共和制,就不需要皇帝。而对于冯玉祥远赴苏联,我不置可否,有认同的方面也有不认同的方面。开拓视野和了解当时的国民党与共产党这些是认同的,而去的时机我则不认同,当时战事比较紧急,选择这时远赴苏联,有逃避责任的嫌疑。

“这时候,我深感军人读书的重要。当北平攻下以后,我曾通令各级官长努力读书,从新改造自己,乃购置新书十大箱分送各部。有些人颇能接受此意,亦有人以为革命成功了,为何还要读书。我自己亦深感学识不足之苦,心里只想找个地方埋头读书。”冯玉祥深感自己学识匮乏,需要进修,而很多人却感觉自己知识够用了,却不明白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道理。

在北伐成功之后,蒋介石消除异己,将其他的军队裁剪,将自己的嫡系部队进行扩充。又圈定所有的中央委员,而对于自己的手下又不严加管束。冯玉祥这才发现这个蒋介石和以前的袁世凯、段祺瑞等人没有两样。在九一八事件后,冯玉祥受邀赶赴南京,途中在太原遇到了阎锡山,阎锡山说:“怕蒋介石没有真的觉悟,他愿意做儿皇帝,不愿意抵抗日本。”结果,被说中了。

民国相士彭涵锋见过冯玉祥后,曾以三国人物比喻他是“貌似刘备,才如孙权,而志比董卓,诈如吕布,运只袁绍耳”。这个说法我挺认同的。在中原大战中倒戈将军冯玉祥被自己手下倒戈,算是报应了。是否接受张学良50万元政治献金、驱逐傅仪时是否是乘机劫夺皇宫中的珍宝,这些事情到底有没有发生过,各种资料互相矛盾,已然成为历史疑案了。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