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暗时间

暗时间

ISBN:9787121140068

作者:刘未鹏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8

评价:☆☆☆☆☆

第一部分“暗时间”作者围绕着暗时间来讲述如何学习。从说明是暗时间,到为什么要利用按时间,然后提出我们要充分将暗时间利用起来,去学习,去自学以及为什么要自学。到最后则提出我们需要专注从而进入状态。

暗时间的主旨:“每个人的生命就像沙漏,里面装的沙子总量大致相当,不同的是有的沙漏颈部较细,有的沙漏颈部较粗。颈部较细的沙漏能够抓住每一粒时间之沙,即使沙子总量一样也能拥有更长的生命。”

什么是暗时间:“看书并记住书中的东西只是记忆、并没有涉及推理,只有靠推理才能深入理解一个事物,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这部分推理的过程就是你的思维时间,也是人一生中占据一个显著比例的“暗时间”。”

为什么要利用暗时间:“能够充分利用暗时间的人将无形中多出一大块生命,你也许会发现这样的人似乎玩得不比你少,看得不比你多,单不知怎么的就是比你走得更远。你会奇怪,这些家伙到底哪来的时间,居然可以在不止一个领域做到卓越?”

专注的重要性:“程序员们都知道,任务切换需要消耗许多额外的花销。另外,大脑在开始一件任务的时候必须要有一定的时间来“热身”。对于程序员来说,你写程序时忽然被叫去开了一通会,写到一半的代码搁在那儿,等你开完会回来你需要多久才能重新进入状态?能够迅速进入专注状态,以及能够长期保持专注状态,是高效学习的两个最重要习惯。”

进入状态:“所谓完全进入状态,举个例子,你调试了半个小时的程序之后,往往满脑子都是相关的东西,所有这些知识都处在活跃状态。换言之,你大脑中所有相关的记忆神经网络都被激活了,要达到这样一种忘记时间流逝的“沉浸”状态(心理学上叫做“流体验”),不是两三分钟的事情。而一旦这种状态被破坏,无形间效率就会大打折扣,这也是为什么程序员大多会戴着耳机工作,并且很讨厌被人打扰的重要原因。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具备超强的抗干扰能力,才能有效地利用起前面提到的种种暗时间。”

时间规划:“善于规划的人,会将目标分割成一个个的里程碑,再将里程碑分割成详细的列表。如果没有这个分割,整个的任务或目标对你来说就只有两种状态——“完成”和“未完成”。如果不幸是一个比较漫长的目标,那么你会发现你的进度总是“未完成”,一次又一次的等待未果会耗尽你的耐心,让你下意识地产生“这事什么时候才能完呢?”的疑惑。在这样的心理下,不少人就会选择保守策略——退出,以免到头来花了时间还一事无成。”

“你所拥有的知识并不取决你记得多少,而在于它们能否在恰当的时候被回忆起来。学习新知识并将其存放于大脑中,最终的目的是要在恰当的时候能够想的起来去使用(知识就像在互联网上,能否在关键的时候用到取决于我们是否记得它们的关键字,从而将它们找出来)。如果你想真正得到一些知识,最好过滤一下你的信息,否则你只是在别人的思考中得意着。”对于知识需要提炼出它的关键字,去理解它,而不是单纯的像海绵一样吸收知识,不要成为单纯的数据库或是移动的书柜。

第二部分“思维改变生活”作者反复说明并强调我们需要专注与坚持,学会反思和表达,实现独立思考,从而克服本能。同时重申了学习的重要性,特别是自学的原因。只有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我们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的去逃避(请在心中默念:不能逃,不能逃,不能逃……)。而要达到上述目标,作者提出我们需要去记录去书写去记录博客,从而在文中讨论相关的好处和具体做法。

事实上,很多成功者自己的总结都不靠谱,就是因为他们自己也难以对自己成功的原因进行正确的归因,比如我们都有这样一种倾向:将失败归因于外界因素,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耐(心理学上把这个称为自我服务偏差)。

我们的大脑从外界接受到的信息其实是满含歧义的,单单从这些信息本身来看,我们应该感到无所适从才是,然而我们的大脑几乎每次都能够从满含歧义的信息中找出最靠谱的解释,作出可靠的点估计(又称为定制估计,即用实际样本指标数值作为总体参数的估计值),这得益于漫长的进化过程,以及我们平常生活中积累的大量先验假设。

然而,这些先验假设是双刃剑,其锋刃的另一面就是我们常说的“偏见”。我们总是混淆“事实”和“推断”,尤其是当我们对推断的确信度很高的时候,或者某种推断对我们有利的时候,或者当这个推断源于大脑天生的偏见。

我们太可能因为受到知识的局限性而对事物的看法产生无法消除的偏见,有时候打破这种偏见的唯一途径就是开拓视野,多积累知识,以及和具有不同知识背景的人讨论,否则就算抱着“我可能是错的”这种信念,你也不知道怎么去证伪自己的一个猜测。

书写的好处:

  • 书写是对思维的备忘。
  • 书写是对思维的缓存。
  • 书写是对自己的对话。
  • 书写是与别人的交流。
  • 有时候,语言自己也会思考。

很多人不书写的原因是因为觉得没有什么可写的,其实这是一个怪圈,你越是不开始书写,总是拿有限的思维缓存区默想一个问题,就越是没有内容可写,如果你逼着自己将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写下来,看着自己写的内容,试着进一步扩展它们,就有可能在理性的道路上走的很远,很远。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正是人类自由意志和主观能动性的充分体现。如果你“兵来腿软,水来上船”,然后给自己找一大堆唧唧歪歪的理由。除了表明你没能耐之外不能表明其他的任何东西。

生活就像一条漫长的跑道,在你遇到障碍的时候,如果你总是选择绕过,那么你最终将越来越发现只能绕过障碍,而无力搬开。如果你大多时候选择搬开障碍,虽然表面上来看,跟那些绕过障碍的人相比,你的速度慢了很多,但随着你越来越熟练与解决障碍,最终你的速度将远远超过总是“抄近路”的。

自我思考的重要性:“如果选择总是问别人的话,下次你害的继续问别人,每次直接问道问题的答案同时意味着你永远要靠别人的大脑来获得答案。困难的路越走越容易,容易的路越走越难。”

在第三部分“跟波利亚学解题”中,作者讨论了各种关于解题的方法论,提出了开拓性思维的重要性。

作者在锤子和钉子中举的香皂例子我觉得不是很恰当。为什么乡镇企业不能成为联合利华?为什么国内一直只能搞体力密集型的产业?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因为大多数企业主面对问题总想绕过去,走捷径,只解决眼前的问题。作者在这里忘记了自己之前所说的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问题,当然我们不能对作者奢求更多。最重要的是对于乡镇企业来说,用那种方式来解决的确是没太大问题的,而对联合利华来说,他们需求的是更加通用的解决方案,他们需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作者在这里不知是没有领悟到两者需求的不同,还是忘记了自己在“逃出你的肖申克(四):理智与情感”中所说的:“只要一种解释是对自己有利的,我们便不想去推敲和反驳,再漏洞百出的事情看上去也不无可能,而且只要一种解释是有可能的,我们就认定其一定是的,强大的情绪大脑会阻止理性大脑去深入了解。而对自己不利的解释,我们或者忽略,或者则会异常仔细地去推敲,抓住一个细小的漏洞则相信已经完全推翻了该解释。”

“康托尔、哥德尔、图灵——永恒的金色对角线”,看得迷迷糊糊,短时间内估计是看不明白了,知识的积累特别是数学方面的知识积累距离作者还很远。“数学之美番外篇:快排为什么那样快”和“数学之美番外篇:平凡而又神奇的贝叶斯方法”,看明白了一些,没对角线那篇迷糊,但是还是有些地方暂时理解不清。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