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中国哲学简史

9787301173954

ISBN: 9787301173954

作者:冯友兰

译者:涂又光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8

评价:☆☆☆☆☆

作者所说的哲学。(P2)至于我,我所说的哲学,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每一个人,只要他没有死,他都在人生中。但是对于人生有反思的思想的人并不多,其反思的思想有系统的人就更少。哲学家必须进行哲学化;就是说,他必须对于人生反思地思想,然后又系统地表达他的思想。

作者所说的宇宙。(P3)哲学家所说的宇宙是一切存在之全,相当于古代中国哲学家惠施所说的“大一”,其定义是“至大无外”。

作者所说的宗教。(P3)宗教也和人生有关系。每种大宗教的核心都有一种哲学。事实上,每种大宗教就是一种哲学加上一定的上层建筑,包括迷信、教条、仪式和组织。

作者使用以上三个定义,将儒家、道家、佛学和宗教区别开来。作为宗教的道教、佛教是包含着相关的哲学的,换句话说,儒家、道家和佛学是这些宗教的核心基础。

内圣外王。(P7)“内圣”,是就其修养的成就说;“外王”是就其在社会上的功用说。

学哲学的目的不是变成职业,而是成人。(P9)学哲学的目的,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P9)富于暗示,而不是明晰得一览无遗,是一切中国艺术的理想,诗歌、绘画以及其他无不如此。

为什么要读原文。(P11)一种翻译,终究不过是一种解释。(P11)翻译工作恰如嚼饭喂人。一个人若不能自己嚼饭,就只好吃别人嚼过的饭。

司马谈(司马迁的父亲)将诸子百家分为的“六家”:

  1. 阴阳家
  2. 儒家
  3. 墨家
  4. 名家
  5. 法家
  6. 道德家,后简称“道家”。

后来的刘歆则分为“十家”,他在司马谈的基础上增加了四家:

  1. 纵横家
  2. 杂家
  3. 农家
  4. 小说家

再后来,学者,特别是章学诚、章炳麟,大大发挥了刘歆的理论。

(P27)这个理论说,周朝后期的几百年,王室丧失了权力,政府各部门的官史也丧失了职位,流落各地。他们这时候就转而以私人身份教授他们的专门知识。于是他们就不再是“官”,而是私学的“师”。各个学派正是由这种官、师分离中产生出来的。

最后作者对这个理论做了一些修正:(P31)儒家者流盖出于文士。墨家者流盖出于武士。道家者流盖出于隐士。名家这流盖出于辩者。阴阳家者流盖出于方士。法家者流盖出于法术之士。

孔子的“无所为而为”的观念。有些是命中注定,有些是努力可以完成。正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P38)孔子本人的一生正是这种学说的好例。他生活在社会、政治大动乱的年代,他竭尽全力改革世界。他周游各地,还像苏格拉底那样,逢人必谈。虽然他的一切努力都是枉费,可是他从不气馁。他明知道他不会成功,仍然继续努力。

墨子所倡导的兼爱。(P46)即天下的每个人都应该同等地、无差别地爱别的一切人。

道家第一阶段“隐者”,以杨朱为代表。他们是个人主义者,在某种意义上,他们还是败北主义者。(P57)为了全生避害,杨朱的方法是“避”。这也就是普通隐者的方法,他们逃离人世,遁迹山林,心想这样就可以避开人世的恶。

代表儒家理想主义是孟子,代表儒家现实主义是荀子。

儒墨两家的根本性分歧。(P62)儒家认为,仁是从人性内部自然地发展出来的;而墨家认为,兼爱是从外部人为地附加于人的。

古代中国的革命理论基础。(P63)君若没有圣君必备的道德条件,人民在道德上就有革命的权利。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杀了君,也不算弑君之罪。

名家惠施的相对论。(P73)从这个概念的观点看,他看出实际的具体事物的性质、差别都是相对的、可变的。

公孙龙的共相论,以“白马非马”的诡辩闻名。(P75)公孙龙不像惠施那样强调“实”是相对的、变化的,而强调“名”是绝对的、不变的。

名家和道家的关系。(P78)道家是名家的反对者,又是名家真正的继承者。惠施是庄子的真正好朋友,这个事实就是这一点的例证。

作者认为老子和《老子》两者没有必然的关系。(P80)因为《老子》里有许多关于“无名”的讨论,而要讨论“无名”,就得先要讨论过“名”,所以它出现于惠施、公孙龙这些名家之后。

无为不是无为。(P85)“无为”的意义,实际上并不是完全无所作为,它只是要为得少一些,不要违反自然地任意为。

无知不是无知。(P99)圣人并不是保持原始的无知状态的人。他们有一个时期丰富的知识,能做出各种区别,只是后来忘记了它们。他们与原始的无知的人之间区别很大,就和勇敢的人与失去知觉而不畏惧的人之间的区别一样大。

后期的墨家批评了老子的“绝学无忧”。(P107)学和教是互相关联的,若要绝学,也要绝教。只要有教,则必有学;教若有益,学就不会无益。既然以“学无益”为教,这个教本身正好证明学是有益的。

荀子与孟子。(P121)儒家之中,荀子思想,是孟子思想的对立面。有人说孟子代表儒家的左翼,荀子代表儒家的右翼。这个说法,尽管很有道理,但是概括得过分简单化了。孟子有左有右:左就左在强调个人自由;右就右在重视超道德的价值,因而接近宗教。荀子有右也有左:右就右在强调社会控制;左就左在发挥了自然主义,因而直接反对任何宗教观念。

宗教和诗。(P125)宗教、诗,二者都是人的幻想的表现。二者都是把想象和现实融合起来。所不同者,宗教是把它当做真的来说,而诗是把它当做假的来说。诗所说的不是真事,它自己也知道不是真事。所以它是自己欺骗自己,可谓自觉的自欺。它很不科学,可是并不反对科学。我们从诗中得到情感的满足而并不妨碍理智的进步。

法家不等同法律。(P133)把法家思想与法律和审判联系起来,是错误的。用现代的术语说,法家所讲的是组织和领导的理论和方法。谁若想组织人民,充当领袖,谁就会发现法家的理论与实践仍然很有教益,很有作用,但是有一条,就是他一定要愿意走极权主义的路线。

法家三派:势、法、术。(P134)“势”,指权力,权威;“法”,指法律,法制;“术”,指办事,用人的方法和艺术,也就是政治手腕。

法家和儒家。(P139)在早期的中国封建社会中,以礼治贵族,以刑治平民。所以,儒家要求不仅治贵族以礼,而且治平民也应当以礼而不以刑,这实际上是要求以更高的行为标准用之于平民。在这个意义上,儒家是革命的。在法家思想里,也没有阶级的区别。在法律和君主面前人人平等。可是,法家不是把平民的行为标准提高到用礼的水平,而是把贵族的行为标准降低到用刑的水平,以至于将礼抛弃,只靠赏罚,一视同仁。儒家的观念是理想主义的,法家的观念是现实主义的。正由于这个缘故,所以在中国历史上,儒家总是指责法家卑鄙、粗野,法家总是指责儒家迂腐、空谈。

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P186)社会也是出于不断的变化之中。人类的需要都是经常变化的。在某一时代好的制度和道德,在另一时代可能不好。(P187)社会随形式而变化。形式变了,制度和道德应当随之而变。如果不变,“即为民妖”,成为人为的桎梏。新的制度和新的道德应当是自生的,这才自然。新与旧彼此不同是由于它们的时代不同。它们各自适合各自时代的需要,所以彼此并无优劣可言。向郭不像老庄那样,反对制度和道德本身。他们只反对过时的制度和道德,因为它们对于现实社会已经不自然了。

中国佛学的建立。(P201)从这些著作的内容来判断,作者们继续使用道家术语,并没有造成对佛学的误解或曲解,倒是造成印度佛学与道家哲学的综合,导致中国形式的佛学的建立。

玄奘取经。(P201)相宗是著名的到印度取经的玄奘引进中国的。像相宗这样的宗派,都只能叫做“在中国的佛学”。它们的影响,只限于少数人和短暂的时期。它们并没有进入广大知识界的思想中,所以在中国的精神的发展中,简直没有起作用。

理学的历史地位。(P238)元仁宗于1313年发布命令,以《四书》为国家考试的主课,以朱注为官方解释。朱熹对其他经典的解释,也受到政府同样的认可,凡是希望博得一第的人,都必须遵照朱注来解释这些经典。明、清两朝继续采取这种做法,直到1905年废科举、兴学校为止。

理学和心学。(P248)在朱熹的系统中,认为心是理的具体化,也是气的具体化,所以心与抽象的理不是一回事。于是朱熹就只能说性即理,而不能说心即理。但是在陆九渊的系统中,刚好相反,认为心即理,他以为在心、性之间做出区别,纯粹是文字上的区别。

朱熹与王守仁。(P250)根据朱熹的系统,一切理都是永恒地在那里,无论有没有心,理照样在那里。根据王守仁的系统,则如果没有心,也就没有理。如此,则心是宇宙的立法者,也是一切理的立法者。

人生的境界。(P272)人与其他动物的不同,在于人做某事时,他了解他在做什么,并且自觉他在做。正是这种觉解,使他正在做的对于他有了意义。他做各种事,有各种意义,各种意义合成一个整体,就构成他的人生境界。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